頂端新聞·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張逸菲記者卞瑞鶴
根據最新天氣預報,12月7日,河南鄭州將迎來23℃的“高溫”,但幾天之后,氣溫又將遭遇“過山車”,最低溫度降到-15℃。暖冬和巨大溫差的疊加,有人在網上表示對今年農作物的生長擔憂,這種擔憂是杞人憂天還是確有其事?
近40℃溫差,小麥受得住?
據天氣預報顯示,12月7~8日,鄭州市最高氣溫將達23℃,可一周后,-15℃的最低氣溫又讓人大呼:“這真實嗎?”
氣溫對農作物生長發育的影響,最近也在網上被熱議,特別是對于河南這個農業大省。有網友稱,以小麥為例,氣溫過高,小麥可能會光長個子不長穗兒,“可能造成來年的減產。”
河南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河南省農科院研究員雷振生說,現在的小麥,可以理解為“幼童”時期,還未長大,所以對明年產量的唱衰,還為時過早。
“冬季溫度偏高,會造成小麥繼續生長,葉片過多過大,葉片和分蘗過多過大,容易發展成旺苗。”雷振生說,“同時,幼穗發育階段提前,會較早進入低溫敏感期。”
雷振生對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說,即使未來一周會經歷氣溫驟降,但因為此時的小麥尚處幼苗期,相較于早春生長發育的旺盛期而言,對氣溫敏感度不太高,“不過,根據以往經驗,經歷一年暖冬后,來年農作物受倒春寒危害影響的風險會大。”
而對于河南省來說,3月中旬的早春,氣溫變幅較大,易對小麥幼穗發育形成傷害,造成抽不出穗或出現半截穗、缺粒現象,“這對小麥生產危害極大。”雷振生說,“預防的辦法,是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在降溫來臨前,提前澆水,提高地溫,降低影響。”
小麥專家出“詳細教程”
河南省小麥專家組組長、河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郭天財對記者介紹,當前,全省小麥正值冬前分蘗生長期,由于今年麥播底墑充足、播期總體適宜,麥播質量較高,目前全省小麥長勢總體正常。
“但由于麥播以來我省氣溫總體偏高且變化較大,‘火箭式’升溫和‘斷崖式’降溫交替發生,可能對部分麥田造成不利影響。”郭天財說。
他建議:全省各地要抓住當前天氣晴好的有利時機,對各類麥田普遍進行冬前鎮壓,尤其對播期偏早、播量偏大的旺長和有旺長趨勢的麥田,以及秸稈還田整地質量差、地表坷垃多、土壤暄松的麥田,在小麥越冬前連續機械鎮壓2~3次,以壓碎坷垃、蹋實土壤、彌實裂縫、提墑保墑、控上促下,防御麥田發生凍害。
“同時,還要根據當地小麥苗情和土壤墑情適時進行冬灌,以改善土壤墑情,平抑地溫,促根增蘗,培育壯苗,保苗安全越冬。”郭天財說,尤其是秸稈還田、旋耕播種、土壤懸空不實且前期未澆水墑情不足的麥田,可在土壤封凍前采用微灌、噴灌和水肥一體化等措施適時澆好封凍水,并及時劃鋤松土保墑。
最后,對土壤墑情充足、苗情長勢正常的一、二類麥田,冬前一般不再進行肥水管理,“對目前土壤墑情較差且旱情開始顯現的麥田,一定要及時澆水施肥,促苗穩健生長,保苗安全越冬。持續高溫天氣過后若遇劇烈降溫天氣,一定要對麥田受凍情況進行實地調查,一旦發現麥田受凍,要采用針對性措施及時進行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