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作為畜牧業大省,畜牧業的高質量發展是確保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高水平實現現代化河南的重要保障,對于建設國家食品戰略安全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如何加強畜禽育種優勢特色企業培育,推進河南種業振興?1月27日,大河網記者采訪了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黨委書記穆瑞杰,一起聽聽他怎么說。
圍繞“做強生豬產業” 構建現代生豬種業創新體系
雖然我國種豬育種企業和科研院所在生豬新品種培育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與農業農村部提出的在2035年我國生豬核心種源自給率達到95%以上的目標仍有差距。河南省政府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的意見》指出,要“堅持問題導向,做強生豬產業、做大牛羊產業、做優家禽產業”,堅持科技創新和“三鏈”融合,激發畜牧業發展強勁動力。
穆瑞杰認為應該加強畜禽育種優勢特色企業培育,推進河南種業振興。
近年來,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積極對接國家種業振興的重要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發展,圍繞“做強生豬產業”這一主題,積極構建以產業發展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現代生豬種業創新體系。
他建議,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以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為主體,在河南省建立“國家豬生物育種產教融合科技創新中心”。精準定位、靶向聚焦生豬生物育種的重大科技問題,在全國范圍內匯聚高校、科研院所、國家級生豬核心育種場和國家地方豬保種場,建設資源匯聚、人才共享的種豬科技創新平臺,扶優扶強種豬育種企業。
以重大科研項目為載體,高校、科研院所和種豬企業聯合實施科技攻關,突破科技人才聚集的體制壁壘,強化科技科研合作機制建設,創新人才管理、項目管理、人才評價、人才培育機制和成果共享轉化等機制,打通激發產學研深度融合科技創新原動力的任督二脈。
我省是國家養豬第一大省,穆瑞杰認為,在豬生物育種產教融合科技創新中心的基礎上,應該以國家級生豬核心育種場為主體,建立專門化的生豬新品種培育科技創新與應用示范區(點),實施生物安全體系建設和動物疫病凈化工作與科技項目扶持聯動機制,對于積極開展生物安全體系建設、疫病凈化和取得育種成效的種豬育種公司,給予政策和項目等方面優先扶持和補貼,充分發揮創新示范區(點)在種豬育種科技創新和新品種推廣中的促進和引領作用。
如何培育新型農業資本?委員有話說
此外,穆瑞杰將關注點放在了培育新型農業資本的方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部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確立到2035年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兩大目標;加快培育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是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前進方向和必由之路。農業振興離不開資本,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更需要新型農業資本支持。
如何培育新型農業資本,穆瑞杰認為,做好頂層設計,出臺關于設立新型農業資本政策。通過政策支持,成立新型農業資本機構或者設立新型農業資本基金等,專門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機構或基金建議由政府相關部門牽頭,設立母資本,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規模建議為100億左右。
制定新型農業資本投融資規則以及監督機制。推動建立健全農業保險體系,豐富新型農業資本內涵。明確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則,防范風險。
對于培養新型農業資本管理及投融資等相關人才,他建議,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訓,確保新型農業資本能夠最大限度發揮支持作用。
“推動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創新開發新型擔保產品,加大擔保服務力度,著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穆瑞杰認為應該鼓勵地方搭建投融資擔保平臺助力農業強省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