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程帥星 文圖】 豐富親子游樂、銀發旅游等產品供給;支持有條件的熱門景區、文博場館擴大接待規模;深化線上線下“商旅文體健”多業態消費融合……
4月23日,2025年全國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活動啟動儀式暨全國“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費周主場活動在鄭州舉辦。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司長繆沐陽現場發布2025年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活動整體安排。
提振消費是擴大內需、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的重中之重。2025年,文化和旅游部將以“文旅惠民樂民、共享美好生活”為主題,開展全國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活動。組織各地貫穿全年舉辦活動,推出優惠措施,豐富產品供給,創新多元消費場景,推進產品創新、業態創新、服務創新,促進文旅消費提質擴量,更好服務美好生活。
活動時間從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各省(區、市)全部參與。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將會同各地文旅部門及支持單位,從五個方面開展系列消費促進活動。
在開展主題促消費活動方面,圍繞勞動節、暑期、國慶節、春節等重要節點,舉辦全國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費周、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費季、國慶文化和旅游消費月、春節文化和旅游消費月等,聯動各地及支持單位推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突出節日主題特色,豐富踏春游園、消夏避暑、避寒旅居、賞冰戲雪、觀園賞劇、趕集看展、親子游樂、銀發旅游、主題研學、沉浸體驗等優質產品供給,加大消費惠民力度,持續激發消費活力。
在舉辦特色文旅活動方面 ,結合端午節、中秋節、元旦等節假日,以及地方傳統民俗節慶、周末等時間節點,舉辦個性化、特色類消費促進活動。加強與中國銀聯、中國石化等支持單位的合作,深入實施“百城百區”“百城千站”文化和旅游消費行動計劃。鼓勵具備條件的地方將帶薪年休假與傳統節日、地方特色活動相結合,豐富文旅消費活動。加強區域消費聯動,在游客互送、資源互推,旅游景區年票產品設計策劃等方面開展合作,探索實施區域一體化,文旅消費惠民措施。
在激發夜間消費活力方面,以各級各類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旅游休閑街區等為載體,舉辦國風國潮、民俗演藝、燈會廟會、光影表演、藝術時尚、演出展覽、無人機表演等特色文旅活動,提升消費品質,打造“主客共享”消費新空間。支持有條件的熱門景區、文博場館拓展服務項目,合理延長開放時間,擴大接待規模。
在創新活動舉辦形式方面,結合本地區文化和旅游資源稟賦、重要節事活動,豐富活動形式,深化線上線下“商旅文體健”多業態消費融合。推廣“跟著演出、影視、賽事、非遺去旅行”等特色旅游模式,支持公共文化機構開展文化體驗、藝術普及等服務。組織文藝院團、非遺工坊等開展惠民演出和非遺展演進商圈、進景區、進街區活動。針對銀發群體、多孩家庭、入境游客等群體的消費需求,推出更多高品質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豐富入境旅游產品供給。積極發展首發經濟,開展文旅首發、首秀、首演、首展等活動,擴大時尚消費。
在加強工作統籌協調方面,把促進消費和惠及民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各方資源和支持政策作用,統籌各渠道資金,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推出消費券、消費滿減及積分獎勵兌換、抽獎等惠民措施。
繆沐陽說,最近,全國總工會印發了《關于加大工會經費投入力度助力職工文化旅游消費十項措施》,為擴大文旅消費注入新動能。各地要切實加強與工會組織的合作,用好工會消費券,擴大職工療休養規模、拓展職工春秋游等政策,釋放職工文旅消費潛力。堅持促消費與促就業相結合,通過消費促進活動,釋放更多需求,拉動文旅企業增產增效、穩崗擴崗。